第五百八十一话:村塾-《村里的女霸王她良田万顷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要张罗村塾,这建房子就是关键,没有地头,哪来的村塾啊。

    这房子是必须得建的。

    村人们交头接耳的就开始算起账来,三十两银子,一家要摊多少?

    这个账目太大,一群目不识丁的村人手指头掰来掰去的都整不明白,不由得更感叹还是要读书识字的好啊!

    就算读书不行,学学算账也是好的啊。

    要不然,就只能像他们一样,算个几十文百十文的勉勉强强,上了几两的十两的就完全抓瞎了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蒋大平见大家伙算个老半天算不好说了出来,“差不多一家就摊三钱银。”

    三钱银?

    村人们一听,这就得三钱银啊,那还有束脩呢,投下来可花不钱咧,怪不得没几个人读得起。

    但想着刚才他们掰来掰去的算个账都算不好,大家也没多犹豫,就点头同意了。

    人往高处走,他们只愿后人越来越好,总不能一代又一代的,还跟他们一样吧?

    就是依旧种田种地,那识字的庄稼汉跟不识字的庄稼汉,那是两回事啊!

    识了字以后往镇上去县里去的,有个啥也不用问别人了,自己都能看懂招牌了,会算账,要卖个啥东西也不会听别人说道个数还担心吃亏了。

    见分摊筹银建村塾的事大家都同意,村长心里又欣慰不少,接着就说起请先生的事。

    这先生可不好请,要愿意到他们这个村里来待的,还得能做先生的,会好好教娃子们的,不好找啊。

    蒋承祖认识的读书人都是同窗,那都奔着要考科举的,自然不可能到这村里来当先生。

    就只有那些年纪大了,没希望再考科举的,童生秀才啥的。

    秀才就不用说了,有这个功名的也都在镇上啊县里的学堂做先生去了。

    像对面白河村的先生,就是个五十来岁的老童生。

    村长说了个大概,只说这先生的事他来想办法,现下先把建村塾的事情弄起来,到时候请到了先生,村塾还没建好,叫人家先生等可不好。
    第(1/3)页